《Sweet home》劇情改編自Webtoon的同名原著連載漫畫,目前影集來到第二季,和漫畫的劇情卻在第一季尾聲開始出現差異,到了第二季的劇情早已和漫畫原著的劇情走向大相徑庭。
#第一季
第一季主要以「綠之家」為背景,就像是格鬥競技場把所有角色聚集起來,透過怪物攻擊公寓的極限環境,帶出整個故事的雛形。
故事的核心角色「怪物」,其設定有別於其他影集,《sweet home》裡的怪物並不是透過感染而來,它源自於人類「慾望」。在轉變的過程中,除了鼻孔流血或嘴巴吐血之外,甚至會幻聽,而這個幻聽就像是存於體內的惡魔,讓人在利慾薰心的驅使之下,漸漸從人類變成怪物。
除了在第一季可以充分了解怪物是由不同人類慾望演變出不同種類之外,更是在最後可以推斷政府正在進行一項與怪物實驗有關的計畫。
#第二季
來到第二季,故事從室內的「綠之家」挪至戶外「整個世界」,原身處格鬥競技場的主角們,一耀變成為世界末日的極限生存者。然而許多原忠實粉絲不買單,認為《sweet home》在第二季裡,除了宋江和李陣郁的對戲少和個人戲份變少之外,有些觀眾認為拖泥帶水又沈悶的劇情實在難以完食這部。
但是,第二季真的有這麼糟嗎?
對於任何具有三部曲(或以上)架構的影集來說,第二季(部)開始可以說是非常難熬的過程,它需要有承先啟後的完整故事,讓觀眾可以懂的整個故事的劇情走向,又不會因為想要呈現的內容太多,導致讓觀眾有種支線太多的錯覺。在《sweet home2》裡,卻陷入這樣的問題裡,它實際上並不是個很難看懂的劇,但卻把劇情無限擴增,讓人除了感受到不到有一個完整性外,甚至對於支線太多,造成有種故事鬆散不夠緊湊的錯覺。
這樣的瑕疵確實埋沒了原本第二季所要傳達出的寓意,實在可惜!
#諷刺的是,怪物才是人類的解藥。
有趣的是,在第一季故事結束時,我們一定會認為只有人類繼續活下去,才有機會找到解救怪物的方法。但是,到了第二季怪物卻喧賓奪主的告述著觀眾,在世界裡,面對人類不斷轉變成怪物、怪物之間的繁衍和人類與怪物的存亡,「怪物」才是真正有辦法得出解藥並拯救人類的生物。從原本「人類消滅怪物」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情,到了第二季卻變成了一種揭發人性醜陋的手段。
告訴著觀眾「怪物原本也是人類啊」,但是為什麼人類要做出選擇殘害原本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呢?僅僅是因為外在來講,怪物並非和人類是同樣的面貌?還是因為人類不願意正視面對自己慾望所衍伸出來的怪物呢?又或者是在述說著,當人類創造出一個生物來,卻又因為他們開始挑戰了人類生存的空間進而趕盡殺絕,這樣的公平是真正的正義嗎?
#在慾望的世界裡,最清醒的人,往往是最痛苦的那個誰。
以「人類的慾望所創造出的怪物」這樣的巧思,的確在劇情之外衍伸出許多可以套入現實生活中的省思議題。在劇情中「徐伊靜」與女兒之間的對戲,除了是第二季中最直白、直觀可被理解的情緒之外,也是我最愛的劇情設計。即將臨盆的徐伊靜在冰河裡產下腹中胎兒,清醒後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個「怪物」,內心情緒的拉扯,多半是在殺他與不殺他之間掙扎,不管是當下第一眼和孩子相見,還是往後相處的每一天。某集中,徐伊靜曾說過她內心最痛苦的心境:
「我很害怕,在這樣的世界太早出生的這個孩子,還有只能做出這種選擇的我,一切都讓我感到害怕,我實在無法痛下殺手,於是我拋棄了你,我原本以為我能忘記,但我現在想知道,你為何這樣出生,難道錯在我懷著你的時間太短嗎?是我那骯髒的慾望讓你變成這樣的嗎?我的孩子是為什麼呢?他是禮物?還是詛咒?我無從得知。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告訴我答案呢?」
作為一名觀眾,當看到這一段作為母親內心最醜陋的告白時,第一次無法立刻做出善惡之分,既非「徐伊靜」太過自私而沒有母愛,也非他的女兒過於狠心將瀕死的徐伊靜轉變成為怪物。所有的觀影情緒多半是憐憫主宰,看到這一幕十分的心疼與不捨。讓我想起在前面劇情,有位神父對著被監禁的怪物化母親說過的一句話:「不斷折磨人的不是怪物,也不是神,而是最親近的人。那個人,就是你的神和怪物。對你而言,那就是你的兒子,他既是你的神,也是你的怪物。」
對「徐伊靜」來說,折磨他不斷陷入這樣痛苦的掙扎,不是她所仇視的「詛咒」,也不是她所言的「禮物」,而是她的「女兒」。就像是最後車賢秀說過的:「我看得見變成怪物的人內心的慾望,他們活在怎樣的幻象當中,我都看得見。大家都在夢境裡幸福的生活。但是姐,在那裡面依然很不幸。」
在慾望的世界裡,最清醒的人,往往是最痛苦的那個誰。
其實人何必太清醒?總是想要搞懂所有在世界上的黑與白?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ngchenin/
也可以追蹤我的IG唷~:
https://www.instagram.com/ingch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