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新的人生關卡
婚姻,有人將它喻為愛情的墳墓,也有人將它視為愛情的承諾。不管是好是壞,其實我們都將「婚姻」視為神聖、值得被重視的人生關卡。因為結了婚,我們討論著結婚前後另一半的差異、如何維持幸福、甚至思索著枕邊人是否就是生命中那最正確的人。
《離婚活動》講述著一對男女,只經過一次正式的約會後就認定了對方,攜手走入婚姻殿堂。結婚後,才真正了解到彼此的個性、生活習慣根本南轅北轍,數度的經歷離婚危機,近乎驗證了「婚姻如同愛情的墳墓」這句話的道理。
#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水口咲(北川景子 飾)是時尚雜誌編輯者,講求生活中任何細節的美感、工作時常充滿不定性,然而,身為一名航空救難團的重要成員,緒原紘一(永山瑛太 飾)是個講求紀律、幾乎吻合「職業軍人=木訥男子」的刻板印象。這樣不同性格的一對伴侶,不用多說總能猜到婚姻凶多吉少,磨合、吵架的次數不生枚舉,甚至從婚姻同居走到分居婚姻、從結婚到離婚。
在這樣的邁向離婚的既定公式之下,《離婚活動》或許給了大家不一樣的解答方法。劇情藉由水口咲本身、看重婚姻的客戶、撰寫愛情故事的作家,三種不同的身份向水口咲,又或是說向觀眾,拋出同樣的一句話:「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總是吵架的我們,婚姻究竟是什麼呢?
各自保持獨立,那結婚的意義在哪?
喜好完全不一樣,那為什麼要結婚、結婚有什麼意義呢?
每一次的疑問,都是促使水口咲重新正視婚姻中自己的角色和婚姻的重要性。然而,漸漸的發現,緒原紘一在劇情中似乎從未真正對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有絲毫的質疑,甚至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讓水口咲可以幸福。反而是水口咲,對自己所做的決定總是充滿著許多想法和聲音。
#婚姻不只是支持和陪伴
或許是因為劇情一開頭,就交代了水口咲從上一段愛情分手後,經歷了「婚姻或是獨身」、「兩人作伴或是一人寂寞」的抉擇。而在沒有經歷婚姻之前,她本以為婚姻是跟最支持自己的人過一輩子,是再好不過的事,熟知婚姻的盲區總是要等到自己經歷過才知道。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責任。其實不只是說著兩就家庭的參與而已,《離婚活動》刻意的帶出了水口和緒原兩個原生家庭的感情、甚至是父母一輩的婚姻狀況,間接的告訴了我們,每段婚姻的背後,兩個原生家庭不僅是參與而已,應該要擔起子女婚姻幸福的部分責任。就像是緒原家庭一直以來都是那木訥父親的教育影響著紘一,雖然他們的愛是耿直、單純,卻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愛,而水口家因為母親的愛實則內斂,卻又羞於表現,使得水口咲亦是如此。
婚姻,不只是單純支持和陪伴,更多的是尊重和包容。許多人總是以自我認定愛的方式去愛對方,卻從未認真觀察過對方的需求是什麼。好比劇中的緒原薰,紘一的母親,會選擇離婚的原因並未是真的不愛對方,而是他從未在婚姻中做真正的自己,於是藉由在適當的時機離婚後,用自己的名字證明自己是有獨自生存的能力。
#婚姻的根基是存粹的愛
故事最終回歸到了「婚姻究竟是什麼呢?」這句話的本質,其實整個故事的主軸人物我認為是那位小說作者 水無月連。他先是向水口拋出質疑他們婚姻的疑問句,卻又在過程中屢屢作為婚姻的重要推手,好似他實則已經看透了整個故事的最後走向,而他的幫忙只不過加速邁向成功的過程。他在劇尾曾說道:
「兩個不同生長背景、價值觀也不同,兩個人也彼此坦誠,但讓我知道原來世界上是有最純粹的愛。」
這也才讓我明白了,《離婚活動》所真的要表達的「婚姻」究竟是什麼,那就是「愛」。
因為愛,緒原薰即使不喜歡甜的玉子燒,晚餐中還是做了丈夫愛吃的甜玉子燒。
因為愛,水口美土裡隱瞞了自己的病情,不想造成家人的負擔。
因為愛,緒原紘一一次次的在婚姻中學習讓步,只為了讓妻子不受任何委屈、辛苦。
因為愛,水口咲懂的放棄自己的堅持,尊重對方的感受並坦承自己的情感。
#後記:
正處於所謂適婚年紀的我而言,其實從未想過婚姻的定義。頂多只能界定婚姻是要擔起重責大任,或是婚姻是解決年老後孤獨的方法之一。但是看完《離婚活動》我才有了不同的想法。
或許婚姻就是一個家庭的誕生,我們小時候總是在作文時寫著「家是避風港」,長大了我們依舊站在作為子女的角度視家庭為避風港,但是面對婚姻,我們卻只用作為另一伴的角度去解釋婚姻,卻從未認為婚姻不僅是愛情,更是創造新的避風港。
而為了創造一個家,根基是「愛」,梁柱是「陪伴與支持」,所有的傢俱、擺設、甚至是家的溫度都是「尊重與包容」。永遠要記得,當枕頭不適合就要調整、當桌子太矮就要調到適合的高度,而當我們開始與對方有所摩擦、不適合,那就要試著調整回最適合的狀態,才是維持自己在家裡最舒服的辦法。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ngchenin/
也可以追蹤我的IG唷~:
https://www.instagram.com/ingch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