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原創華語影集《回魂計》由國際影后舒淇與李心潔領銜主演,並集結雙金影后賈靜雯、多次入圍雙金獎的傅孟柏,以及憑《影后》精湛演出而備受矚目的林廷憶等實力派卡司。眾人攜手揭開一場以詐騙與綁架為核心、交織著復仇與人性的精密佈局。
故事背景設定在虛構城市「班佧」,一宗詐騙綁架案讓三名女高中生誤入險境,成為詐騙集團的犯案消遣工具。主謀張士凱(傅孟柏 飾)雖然最終落網,卻無法換回高中生欣怡的生命,而命懸一線的真真也仍在生死邊緣掙扎。面對無法彌補的傷痛,兩位母親──汪慧君與趙靜,因仇恨結盟,展開一場名為「七日還魂」的復仇計劃。她們要的不是張士凱的死,而是讓他在「沒完沒了的希望」裡,生不如死。
# 誰有資格審判?
全劇共九集,每一集的標題都蘊含深意,從〈死刑日〉、〈復活日〉一路延伸到〈審判日〉與〈最終審判夜〉,象徵著「七日還魂」復仇計劃中,每一天的情節推進與情感轉折。挪用宗教裡對於「審判日」的含義….
‘’當世界終結之時,所有死者都將復活,接受上帝的審判。上帝將依照每個人一生的行為與信仰來決定其最終歸宿——義人進入永生,惡人墮入地獄。‘’
趙靜就像是這次審判張士凱的「上帝」,一句「張士凱死的太有尊嚴」換來的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審判,他在死刑前是如何對待女兒 欣怡,那他們就怎麼對待復活七日的張士凱。這樣的設計,讓人不禁聯想到近期話題度極高的韓劇《家母螳螂》。無論是《回魂計》還是《家母螳螂》,都在拷問同一個問題:
當法律無法回應受害者的痛苦,誰還有資格執行審判?是依法行政的體制,還是被逼到絕境的人心?那些在陰影中進行的私刑、或宗教信仰中對信眾的道德約束,也可以算是以另一種形式施行「正義」嗎?
# 七宗罪的最終審判
《回魂計》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復活的手段,而在於它如何借由復仇的過程,讓「正義」失焦、讓「人性」浮現。當作為母親的化身成審判者,卻透過罪人—張士凱說出這句「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正的信任,只有利益關係」,更像是時時刻刻的提醒著觀眾,這場復仇不只是對兇手的審判,也是一場對整個人性世界的質疑與審判。
還記得汪慧君與張士凱的一段對話…
張:趙靜沒有資格審判我們!
汪:那誰有資格?
張:老天爺。
在宗教裡,「審判日」象徵著上帝將依照人一生的行為給予最終裁決。若以七宗罪的角度來看,張士凱確實犯下了不止一項罪孽,因此他被捕、伏法、受刑——那是他認為屬於上天的懲罰,而非凡人之手的報應。若從宗教象徵上來看,「審判」不一定是懲罰別人,而是被迫面對自己的罪與真相。
故事的結局裡,除了張士凱按照「七日復活」的規則最終灰飛煙滅之外,幾乎所有角色都難逃宿命的審判。復仇換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沒完沒了的希望」,那是一種比絕望更折磨的存在。趙靜與汪慧君雖然活著,卻終究被迫直面欣怡之死的真相;安琪雖然倖存,卻因親手推下真真而背負終身的罪,甚至必須面對懷養張士凱的孩子。
最後那峰迴路轉的彩蛋,更像是一記殘酷的諷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建立在利益之上」。真真設下了局,不僅是將自己的朋友騙進詐騙案裡,更是做大了局想要設法將張士凱的獲利轉移到自己身上。她親手證明了這句話的真實,不僅沒贏得這場遊戲,更是倒在病床上,成了另一個被命運審判的人。
故事背景設定在虛構城市「班佧」,一宗詐騙綁架案讓三名女高中生誤入險境,成為詐騙集團的犯案消遣工具。主謀張士凱(傅孟柏 飾)雖然最終落網,卻無法換回高中生欣怡的生命,而命懸一線的真真也仍在生死邊緣掙扎。面對無法彌補的傷痛,兩位母親──汪慧君與趙靜,因仇恨結盟,展開一場名為「七日還魂」的復仇計劃。她們要的不是張士凱的死,而是讓他在「沒完沒了的希望」裡,生不如死。
如果想獲取更多資訊,那你一定要追蹤IG帳,獲得更多一手消息!!https://www.instagram.com/ingchenin/